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

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端稳捧牢中国饭碗

2023-01-12 11:392260

各地统筹抓好粮食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,夏粮和早籼稻旺季收购圆满收官,秋粮旺季收购平稳有序,预计全年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8000亿斤左右,与近年来平均水平相当。下一步,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,增产与减损并行,从生产、储备、流通到市场调控、节粮减损等多方面发力,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,切实端稳端牢中国饭碗。

  秋粮收购平稳有序 优质优价特征明显

  当前,2022年秋粮收购处于高峰期,收购总体平稳有序。秋粮市场优质优价特征明显,农民种粮收益有所增加。

  截至1月5日,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2324亿斤,同比基本持平。目前,南方中晚籼稻旺季收购进入收尾阶段,收购进度已过9成;东北、华北正在集中上量,东北粳稻收购进度近8成、玉米超4成;华北地区玉米收购进度超4成。

  “从价格看,主产区中晚籼稻、粳稻收购均价同比每斤均提高3分钱左右,优质优价特征明显。玉米同比提高1毛钱以上,农民普遍反映收益不错。”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  为守住农民“种粮卖得出”的底线,国家有关部门先后批复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、湖北、黑龙江五省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。截至目前,五省已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中晚稻180多亿斤。

  收购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。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的四分之三,秋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的重中之重。“手中有粮、心中不慌。丰收之后,只有做好粮食收储入库,才能更好保障种粮农民切身利益和粮食市场平稳运行。”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姜楠说。

  强化科技支撑 管粮管储机制持续完善

  记者了解到,在秋粮收储过程中,各方不断提升储粮方式,强化保障能力,确保粮食颗粒归仓、农民增产增收。

  减损是粮食增收的关键。各地加强科技创新,为粮食减损降耗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  一个粮仓里有100多个传感器,如果虫子过度繁殖导致局部温度变化能被及时发现;可移动箱体式制氮机可极大提高杀虫率且制氮成本下降……在江苏南京新农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,过去仅一个粮库就需要用工200人左右,得益于“智慧粮库”建设,如今减少一半以上。

  记者获悉,目前二氧化碳储粮技术、氮气储粮技术、氮气和二氧化碳局部处理技术、局部通风技术日臻成熟,并广泛应用于我国粮食储备仓库。通过科学管理,国有粮食储备仓库粮食储藏周期综合损失率降至1%以内。

  此外,2017年以来,在全国产粮大县建设一批专业化、经营性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,为农民提供粮食产后清理、烘干、收储、加工、销售等服务。目前,全国已建成5500多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,基本实现全国产粮大县粮食产后服务全覆盖,新增粮食干燥能力110万吨/天、粮食清理能力约40万吨/小时。

  “节粮减损就等同于粮食增产,是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‘无形良田’。”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不断提升科学储粮减损技术水平和能力,有效减少粮食产后流通环节损失,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、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
  开源节流并重 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

  业内人士指出,我国粮食连年丰收,有能力解决好自身的吃饭问题,但粮食供需中长期将处于紧平衡态势。未来,要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,切实端稳端牢中国饭碗。

  “目前,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体系框架已基本确立,今后一段时期要加快构建粮食安全预警体系,加大粮食安全大数据建设,尽快将国内外粮食生产、加工、储存、销售等数据进行全面整合,对全球及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科学监测、预警和形势判断,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宏观调控能力。”姜楠说。

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2023年,将围绕确保粮食、能源、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,着力补齐短板弱项,全力做好保供稳价,守住管好“天下粮仓”,进一步筑牢保障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的基础。

  其中,将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购、统筹做好政策性粮食投放;大力推进粮食监管信息化,建成覆盖中央和地方政策性粮食的数字化监管系统,提升穿透式监管能力;扎实推进优质粮食工程,制定修订节粮减损系列标准。

  “在国际粮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,国内粮食供需长期偏紧的形势下,我们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,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,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,增产与减损并行,多措并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。”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

反对 0
举报 0
收藏 0
打赏 0
评论 0
太冤了!汉堡真不是“垃圾食品”,这样吃营养又健康!
汉堡是很多人喜爱的快餐选择,方便、美味又饱腹。但每当提到它,总会被贴上“不健康”的标签。仔细想想:两片面包夹着肉和蔬菜的组合,真的是不健康吗?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汉堡的营养价值,看看这个备受喜爱的食物被

0评论2025-07-18224

健康饮食新趋势:紫苏配烤肉益处显著,减少致癌物补充营养解腻增香
紫苏配烤肉可减少致癌物生成、降低脂肪吸收,补充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;其辛香能解腻增香、促进食欲,中医认为可行气和胃、助消化;但体质燥热者需谨慎,部分人可能不喜其风味。建议搭配生菜、柠檬汁平衡,或尝试紫苏

0评论2025-07-18168

食品行业一周舆情信息汇总(2025.07.07-07.13)
核心提示:2025年07月07日-07月13日食品行业舆情信息有:天水幼儿园部分幼儿血铅异常事件后续;山东临沂通报“饭馆因发布菜品视频拟被罚45万”;“冰淇淋标价9.9元变48元”商家停业整顿3天、被罚款1万元;南京网红龙

0评论2025-07-18207

【食品行业】食品创新,未来大有可为
养育人类的食物,或许从来不曾像今天这样被赋予诸多意义。不再仅仅是填饱肚子,而是我们营养、健康、愉悦、社交甚至标榜个性的载体。从传统饮食到工业化食品,食物的种类从未如此丰富,我们对食品创新的要求也从未如

0评论2025-07-18142

临期食品盲盒受追捧 环保与食品安全如何平衡?
打开社交平台,“19.9元开出高价甜品盲盒”的笔记点赞量过万次,探店博主沉浸式拆盒的视频播放量超百万次。一种临期食品盲盒,或者叫剩菜盲盒的东西正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新消费方式。近些年,越来越多的餐饮商家开始试

0评论2025-06-27220

夏季如何注意食品安全?
进入夏季,烧烤、凉菜、冷饮等餐饮消费持续升温,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食品安全。合理选择用餐场所。首选证件齐全、环境整洁、卫生条件好、明厨亮灶实施较好的餐饮单位就餐,不在无证小店就餐。选择炭火锅或炭火烤肉

0评论2025-06-27233

食品盲盒里的消费密码
打开社交平台,“19.9元开出高价甜品盲盒”的笔记点赞量过万次,探店博主沉浸式拆盒的视频播放量超百万次。贴着 “临期”“剩余”标签的食品盲盒,以及酒店自助餐厅的“剩菜盲装”玩法,正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新消费方

0评论2025-06-27247